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管理专区
供求检索:     产品追溯:  
首页合作社供求信息合作社软件资料下载问与答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头条新闻合作社网站新闻聚合 公告栏
服务项目
甘肃特产
合作社使用效果集锦
联系我们北京:010-82609686
甘肃:0931-2113269
QQ312443213(总监:杜先生)
头条新闻首页 >> 新闻动态 >> 头条新闻 >> 头条新闻

“黑水国”考古:早在4000年前甘肃河西已有农业种植

2010-11-24 11:12:27阅读次数:2702打印返回
“黑水国”考古:早在4000年前甘肃河西已有农业种植

 来源:新华网|添加时间:2010年11月23日


    正在进行的甘肃张掖“黑水国”遗址考古表明,早在4000年前河西地区就已有农业种植。  
   “黑水国”遗址位于张掖市甘州区西北17公里,今年6月以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西北大学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此开展了发掘。  
    考古人员新发现了一批已经碳化的农作物种子。负责现场发掘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张良仁介绍说,这些被发现的农作物种子中,已经能确认的有小麦和大麦,其他不明的植物种子已经送相关研究机构做进一步鉴定。  
    考古现场还出土了石锄、石刀等从事农业生产的工具。这些遗物进一步表明,早在4000年前,甘肃河西走廊已经有了农业生产。  
    “黑水国”遗址发现于上世纪40年代,当时认为这是一处汉代遗址。从这次进行的考古发掘看,这一遗址及周边的人类活动可追溯到4000年前,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从事农耕。  
    上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张掖市民乐县东灰山遗址发现过碳化的小麦。碳十四测年表明,这些碳化小麦标本距今已经有4200年。  
    张良仁说,正在发掘的“黑水国”遗址与东灰山遗址相距不远,文化面貌和年代接近,两个遗址出土的农作物种子相互印证,为研究中国农业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考古依据。 

责任编辑:王美荣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 登录名:    密码:    验证码: *    

友情链接
♦ 管理中心♦ 甘肃靖远农经信息网♦ 渭源农经信息网♦ 定西市农经信息网
♦ 白银市农经信息网♦ 七里河农经信息网♦ 榆中农经信息网♦ 安定区农经信息网
♦ 甘州农经信息网♦ 敦煌市农经信息网♦ 天水麦积区农经信息网♦ 武山县农经信息网
♦ 平凉泾川农经信息网♦ 庆阳庆城农经信息网♦ 酒泉市农经信息网 
天津市河北区千乡云创软件开发工作室

版权所有:天津市河北区千乡云创软件开发工作室
津ICP备1700342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100438号
免责声明
come-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