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管理专区
供求检索:     产品追溯:  
首页合作社供求信息合作社软件资料下载问与答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头条新闻合作社网站新闻聚合 公告栏
服务项目
甘肃特产
合作社使用效果集锦
联系我们北京:010-82609686
甘肃:0931-2113269
QQ312443213(总监:杜先生)
头条新闻首页 >> 新闻动态 >> 头条新闻 >> 头条新闻

凉州区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纪实

2010-12-23 10:27:14阅读次数:2902打印返回
凉州区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纪实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添加时间:2010年12月23日

     一条条U型渠道纵横交织,引来汩汩涓流;一座座日光温室大棚整齐划一,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一片片覆盖地膜的农田漫无边际,如明镜一般镶嵌在田野上。当你漫步于凉州乡村,处处可见这样的美丽景观。近年来,凉州区大力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全面贯彻落实“生态安全”战略,不断强化水权配置,扎实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有力地保障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调水保绿洲  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

  “保民勤就是保凉州”,石羊河流域治理的根本出路在于节水。面对这个现状,凉州区牢固树立全流域“一盘棋”的思想,统筹安排,科学调度有限的生命之水,确保完成向民勤蔡旗断面调水任务这个约束性目标,实现全流域可持续发展。
  为保证调水工作的有序进行,该区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落实调水相关单位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调水、灌溉、防汛三不误,做好调水过程中的水量记载、河道巡视、应急抢险等工作,确保了“全线闭口,集中下泄”。截至目前,民勤蔡旗断面过水量已达2.59亿立方米,其中凉州区西营河专用输水渠调水1.3347亿立方米,天然河道下泄0.6018亿立方米,实现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确定的近期目标。
  随着下泄水量逐年增加,今年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可控制在1.1亿立方米左右,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逐步得到有效缓解,局部地方地下水位开始出现回升,多年前已经干涸的青土湖出现了3平方公里的湖面。

    节水保效益  节水体系初步形成

  如何既能完成向民勤调水的任务,又能实现凉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个难题。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全区上下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创新举措,反复探索,实施节水工程和改革水权水价制度,推广综合节水措施,逐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节水体系。
  该区积极实施重点治理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累计完成干支渠改建388.43公里,完成田间配套面积106万亩。全力推行大田滴灌和温室滴灌,组织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等项目工程。区内4700眼机井全部安装了地下水智能化取水计量设施,建立了山水灌区上游雨水情况和测水量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重视综合节水技术体系建设,调减农业用水,提高二三产业用水比例。扎实推进关井压田工作,累计关闭机井270眼,压减农田灌溉面积20.26万亩。按照“政策扶持、项目带动、区域化种植”的原则,大力推广大田节水技术,以小畦灌为主的常规节水面积由2006年的66万亩增加到了2010年100万亩。积极推广以全膜垄作沟灌为主的大田节水技术,2010年累计推广53.76万亩。加强工业领域节水,明晰各企业单位水权,倡导企业厉行节约用水,实施了皇台酒业、青岛啤酒武威分公司等企业污水治理及综合利用项目,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断提高。推进农村人饮供水工程建设,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全区农村饮水安全人数达到52.28万人,占到了农村人口的66%。通过全面落实各项节水措施,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节水效益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3724元逐年增长至2009年的4823.3元,2010年将达到5617元。

    用水促发展  和谐用水局面喜人

  “以前是大水漫灌,水费由大家共担。自从实施‘配水到户、分时到田、浪费不补、节约归己’以来,浇地时,把水量换算成时间,用水效率明显提高了。”“水价2006年以前每方8分钱,2008年每方0.11元,逐年提高,今年是每方0.141元,水越来越值钱了,群众的节水意识明显增强了。”提起节水二字,五和乡侯吉村用水户协会会长李文德深有感触。
  农民用水户协会,是凉州区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一大创举。它以村为单位由全体用水农户通过民主方式组织起来,具体从事农业供水管理,与村委会分离管理,属非盈利性的互助合作用水组织。目前,该区共建成农民用水户协会433个。
  为了进一步完善水权水价管理体系,凉州区探索形成了“区政府、灌区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农民用水户协会分级负责”的四级水权分配落实机制,制定出台了《凉州区农业用水交易管理指导意见》等60多个规范性文件,建立了《供用水台账》等监督管理表册,每年向17.95万用水户逐户核发水权证,在农业灌溉中全面推行水票(卡)制,在用水户协会、灌溉小组、用水户之间进行了水权交易,形成了农村水市场雏形。
  确保各行业和谐用水,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键。该区按照“突出农业节水、保障工业用水、确保生活用水、兼顾生态用水”思路,坚持“政府主导、公众参与、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统筹兼顾、市场调节、高效利用、效益优先”原则,合理配置,统筹安排。在农忙时节组织技术人员及时维修破损管道和设备,确保农民群众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区分农田防护林和公益经济林分别配置到农户。在地下水智能化取水计量设施中设置生态卡,确保生态水量用于生态灌溉。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支持和用水管理,协调审批企业自备水源井,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用水。通过一系列综合节水措施,全区总用水量由2006年的12.53亿立方米,控制到了2010年的10.44亿立方米,实现了水权控制总量不突破的目标。

责任编辑:范世玲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 登录名:    密码:    验证码: *    

友情链接
♦ 管理中心♦ 甘肃靖远农经信息网♦ 渭源农经信息网♦ 定西市农经信息网
♦ 白银市农经信息网♦ 七里河农经信息网♦ 榆中农经信息网♦ 安定区农经信息网
♦ 甘州农经信息网♦ 敦煌市农经信息网♦ 天水麦积区农经信息网♦ 武山县农经信息网
♦ 平凉泾川农经信息网♦ 庆阳庆城农经信息网♦ 酒泉市农经信息网 
天津市河北区千乡云创软件开发工作室

版权所有:天津市河北区千乡云创软件开发工作室
津ICP备1700342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100438号
免责声明
come-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