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管理专区
供求检索:     产品追溯:  
首页合作社供求信息合作社软件资料下载问与答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头条新闻合作社网站新闻聚合 公告栏
服务项目
甘肃特产
合作社使用效果集锦
联系我们北京:010-82609686
甘肃:0931-2113269
QQ312443213(总监:杜先生)
头条新闻首页 >> 新闻动态 >> 头条新闻 >> 头条新闻

靖远县与各高校合作实施“农校对接”可行性方案

2011-11-09 16:46:08作者:靖远众鑫蔬菜种植购销专业联合社阅读次数:8860打印返回

      “农校对接”是为了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高校食堂的对接,实现农民增收、学生受益这一双赢局面。它可以减少高校农产品采购环节,降低学生食堂采购成本,能够更好的保障学生食品安全,对促进高校稳定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靖远县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东部,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南北长125公里,东西宽106公里,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全县现有18个乡镇,总人口4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7万人。全县耕地面积115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54.95万亩。沿黄灌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成为发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农业和生猪、鸡等畜禽养殖的理想区;高扬程灌区土地资源丰富,发展多种经营和特色产业优势明显,是我县枸杞、地膜洋芋、四季豆、洋葱、番茄等林果蔬菜及羔羊肉主产区;干旱半干旱山区农业生产比较单一,但地方特色农产品生产优势明显,籽瓜、西甜瓜、大枣、小杂粮及羔羊肉品质上佳,初步形成一定规模。201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3.2亿元,粮食总产量18.67万吨。

一、靖远县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1、种植业:2010年全县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17.4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79.17万亩(夏粮29.32万亩,秋粮49.8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86657吨,粮食生产以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糜、谷六大农作物为主,小麦播种面积23.4万亩,总产5.4万吨;玉米播种面积24.4万亩,总产7.5万吨;水稻播种面积4.25万亩,总产2.1万吨。经济作物21.42万亩。

      2、养殖业:2010年全县各类畜禽饲养量达到713.3万头只,存栏418.1万头(只),出栏295.1万头(只),其中:大家畜饲养量4.2万头(牛饲养量3032头,奶牛饲养量1350头,肉牛饲养量1682头);猪饲养量75万头,存栏33万头,出栏42万头;羊饲养量70.2万只,存栏41万只,出栏29.2万只(羔羊23.4万只);鸡饲养量564万只,存栏340万只,出栏224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3661.8万公斤,其中:大家畜肉11万公斤,猪肉2940万公斤,羊肉262.8万公斤(羔羊肉175.2万公斤),鸡肉448万公斤,水产品产量65.5万公斤。禽蛋产量1530万公斤,奶产量384万公斤。羊毛产量61.5万公斤。

      3、特色产业

      蔬菜产业:积极贯彻落实全省蔬菜产业发展现场会议精神,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调整品种结构,推进优势品种标准化、规模化生产。2010年全县蔬菜生产面积32万亩,其中日光温室种植面积达到5.6万亩、塑料大棚面积5.71万亩、洋芋15万亩(其中地膜早熟洋芋13万亩)、地膜及露地蔬菜种植5.69万亩(其中高原夏菜3.3万亩、秋菜2.39万亩),蔬菜总产量11.5亿公斤,总产值8.58亿元,蔬菜纯收入5.15亿元,全县农民人均蔬菜收入1198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8%。在东湾镇大坝村、三合村,糜滩乡下滩村建成集中育苗示范片三处,完成集中育苗320万株,落实订单蔬菜1.5万亩。

      畜禽产业:认真贯彻落实全省草食畜牧业发展现场会议精神,充分发挥“靖远羊羔肉”品牌优势,着力打造百万只养羊强县,全县养羊户达到1.9827万户,全县羊只饲养量达到70.2万只,初步形成了干旱半干旱山区滩羊纯种繁育基地,沿河灌区商品羔羊生产基地,高扬程灌区饲草料基地与羔羊育肥基地;进一步加强东湾、刘川、乌兰、糜滩等四个乡镇养猪基地建设,养猪户达到4.7056万户,其中500头以上的专业(场)户达到22户,全县猪饲养量达到75万头;积极发展鸡产业,养鸡专业户达到2100户, 其中规模户166户,万只以上专业户达14户,鸡饲养总量564万只。发展养鸡龙头企业2家,形成以北湾、刘川、三滩、糜滩、东升、五合等乡镇为主的蛋鸡养殖基地。全县奶牛专业户达到57户,奶牛存栏达1350头,肉牛专业户达到206户,肉牛存栏达1682头。在永新、北滩建成规模化野猪育肥场,存栏达到3000多头。建成多益来等家兔养殖场(社)50多家,饲养量7.5万只。示范推广皮肉兼用型獭兔、伊拉兔等特优种兔7个品种。在北湾、东湾等乡镇饲养番鸭1万只、蛋鸭200余只、鹌鹑4万只。在东湾、永新等乡镇发展蜜蜂养殖户500户。在大芦、刘川等乡养殖梅花鹿200头,养殖黄粉虫和蜈蚣400余箱、1.15万条。

      4、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2010年,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9个,从业人员3400多人,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36家,全县农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5.8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260家,入社成员5000多户,带动农户13000多户,其中省级示范合作社9家,市级示范合作社14家,其中靖远蒙家坪禽蛋产业合作社等3家合作社被省农牧厅命名为甘肃省百强合作社。2011年在县农牧局的领导和支持下又成立了靖远众鑫蔬菜种植专业联合社、靖远隆庆养殖专业联合社。

二、市场建设

(一)基本情况

      靖远县各级党委和政府非常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引导扶持专业经营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和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发展,按照“以销促产”的原则,重点完善、改造、配套建设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各乡(镇)产地市场,自上而下建立沟通县乡、连接内外的优质产品信息网络,逐步构建设备配套、功能齐全、管理规范、城乡一体、内外畅达的市场流通体系。目前,全县已建成1个县级中心瓜果蔬菜批发市场和1个羊羔肉批发市场,五合、北湾、东湾、东升7个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与全国150多家批发市场建立了通联关系,与50多个农贸市场保持经常性的购销联系,有一批3000多人的销售大军活跃在全国各地,产品运销西北、东北及东南沿海地区,并出口哈萨克斯坦、韩国、日本等国家,为我县的农产品畅销打开一条绿色通道。全县现有各类农产品交易市场36个(其中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9个),各类农产品购销网点165个,农产品销售信息服务部和代办点遍及各村社,全县农产品流通已形成 “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各流通组织与农民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使农产品在第一时间到达全国各需求市场,既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又解决了消费者买难和农民群众卖难的问题,实现了消费者、流通组织和农民群众共双赢局面。

      甘肃北方菜业有限责任公司是靖远县委、县政府为做大做强蔬菜支柱产业,在瓜果蔬菜批发市场改制转型基础上,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成立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注册资金1200万元。为实现建大龙头、带大基地、办大市场、兴大产业的战略任务,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与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坚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规模化建设、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筹建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储藏保鲜、包装加工、出口贸易、运输销售于一体,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北方菜业股份集团公司,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力争把靖远建成甘肃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北菜南运、西菜东调的生产区。公司经营范围是:开展蔬菜瓜果、农副产品、生产资料的批发运销业务,进行瓜果蔬菜科研开发、储藏保鲜、包装加工、代办货运、代理结算、信息咨询、物流配送、交易服务和脱水冻干蔬菜的对外贸易业务。公司下属的靖远瓜果蔬菜批发市场始建于1992年,1999年被甘肃省白银市委、市政府授予安全文明市场,2000年被确定为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2002年被中国蔬菜流通协会评为定点市场,是甘肃省最大的瓜果蔬菜产地批发市场,也是农业部农产品信息网的信息采集点。市场占地面积90.3亩,注册资金1200万元。主要设施有停车交易场地3.3万平方米,钢架玻璃钢瓦交易大棚5座,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商用单面楼8栋218间,建筑面积4479平方米,300吨恒温库一座,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30-40吨电子秤2台,5-10吨电子秤8台。市场现已形成集商品集散、仓储保鲜、加工运输、信息咨询、配送服务于一体的营销体系,已与国内150多家市场建立了通联关系,与全国50多家大型批发市场保持经常性购销往来,吸引了靖远及周边地区广大菜农和运销大户在此交易,已成为一个区域性瓜果蔬菜集散中心。上市瓜果蔬菜40多个大类,100多个品种,主要销往内蒙、宁夏、陕西、青海、新疆、四川、重庆、上海、福建、广东、东北等省市及周边地县,年交易量1.8亿公斤,交易额1.4亿元。

      靖远县众鑫蔬菜种植购销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于2011年6月在县工商局注册登记,在业务上接受县农经站的指导和监管。《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截止目前,全县已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350家,其中种植购销类190家,养殖类160家,组建了蔬菜种植购销和畜牧养殖销售专业合作社两个联合社,入社农户8000多户,带动农户20000多户,基本形成了覆盖蔬菜、林果、畜牧业等主导产业的合作社,对促进我县农产品市场流通、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

      靖远县隆庆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于2011年7月6日在靖远县农牧局成立,7月13日在县工商局注册,注册资金3501万元,办公地址在靖远石油公司办公楼二楼,联合社由种发武等17位理事长组成理事会,现有理事17位,会员114位,主要从事对全县个合作社的生产服务工作。联合社位于靖远县城,拥有强大的人资力量和雄厚的物资筹备,有畜牧业研究生2名,专业畜牧兽医师5名,专业畜牧技术员12人,联合社受省、市、县农牧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银行的大力支持,完全有能力管理和率领全县个养殖合作社的脱贫致富和发展壮大。

      靖远县隆庆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涉及到全县个养殖合作社在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信息的指导与服务,突出对技术的指导、信息的引导,特别是对饲养管理、良种引进、疾病防治及市场销售的服务。为了把全县的养殖业做大做强,联合社牵头经营管理,在“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下,产权明晰。定期召开理事会和会员大会,各项记录健全。建立了规范的财务制度和完善的收益分配制度。联合社本着“公正、公平”,的工作理念,使全县养殖业不断壮大,逐步形成全市乃至全省养殖产业的排头兵。

(二)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由县政府牵头,组织发改局、农牧局、农办、蔬菜局、商务局、供销社及工商、税务、铁路、公路等有关部门成立了鲜活农产品运销领导小组,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开展工作,从业务指导、资金扶持、税收优惠、市场准入等方面给予支持,形成各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农村商品市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为我县农产品的销售和运输提供组织保障。

      2、突出产业优势,健全市场体系,规范流通秩序。我县立足资源优势,突出特色产业,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积极构筑农产品销售平台,提高农产品流通辐射能力,先后兴建了蔬菜瓜果批发市场、羊羔肉市场、高湾瓜类市场、大芦瓜果洋芋批发市场、蒙家坪蛋禽批发市场等一批特色商贸市场。同时建立健全了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的有关制度,消除不利于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各种制度性障碍,规范了农村各类市场的建设、交易和管理,制定并完善了各类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防止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为维护农产品流通秩序,县农牧局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和工商局市场管理科严厉查处不正当交易和竞争行为,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不法行为,健全市场投诉受理机制,保护广大经营者和农民群众合法利益。

      3、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中介组织,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大型涉农流通企业,引导和鼓励连锁企业建设与改造农村流通网络,支持和鼓励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组建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帮助成员了解掌握市场动态和信息,指导生产,统一组织推销产品。省财政每年都在我县安排农业产业化财政专项资金,用来扶持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和现代物流体系。提高农产品交易的科技含量和农产品流通效率。我县各级政府也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建设冷藏、低温仓库、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推动批发市场改造、规范和升级。促进农产品流通的规模化。

      4、培育新型农民,强化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的人才支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体系,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好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进而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近年来,靖远县通过农业实用人才技术培训、阳光工程等项目实施,培养出一批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带头人,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物流产业奠定更为广泛的人才基础。

      5、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标准体系。

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不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严格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我县已在县农技中心、蔬菜批发市场、大坝示范园区及蔬菜主产区建成蔬菜质量检测中心(站),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测能力建设,突出产地环境监控、投入品质量监管、生产技术规范、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市场监测等关键环节,形成了从田间到市场的全过程控制,运转高效、反应迅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扩大监测品种和范围,及时发布例行监测信息,2010年共抽检蔬菜样品268份,质量合格率98.9%。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围绕农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实施与监督等关键环节,在重点地区、品种、环节和企业,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对农药、兽药要实行专营制度,对添加剂要规范使用制度,实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试点;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积极做好农产品产地认证工作,全县已有茄子、辣椒、羔羊肉、鸡蛋、西甜瓜等21种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证书。

      通过上述情况介绍表明我县有能力承载甘肃省“农校对接”工程的各项所需。

三、如何顺利实施“农校对接”工程

      对高校来说,控制成本以及保证食品的安全尤为重要,高校迫切需要长期、安全、稳定的农产品基地和高效的规模化物流配送体系。实施“农校对接”模式,将进一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它不仅关系到学生食堂的伙食价格、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同时对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可追溯源头的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促进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建立,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情况及实施“对接”方案

      由靖远县农牧局带领靖远众鑫蔬菜种植专业联合社、靖远隆庆养殖专业联合、北方菜业社负责人在兰州各高校经过一个月的考察商谈我省各高校伙食管理基本情况如下。

      1、伙食物资由学校后勤管理处在市场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有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

此类院校我们按照学校的订单提供品质优良、品种齐全、价格合理的产品,并能做到按时配送并随时接受质监部门检查和学校伙食管理人员的监督。

      2、后勤管理全面推向社会,集体灶房全部承包给个体经营户伙食物资由经营户自行在市场上采购、自主经营。伙食科只负责监督饭菜质量及价格,但学校有集中的仓储设备但比较简陋急需改进。如兰州理工大学等。

此类院校我们已与兰州理工大学签订伙食物资供应合同。由校方提供仓储场地和供货人员的住宿。在校方管理人员的协助下每天晚饭后到各食堂登记所需的伙食物资数量及品种。及时通知给合作联社负责人及时配货做成有“农校对接”放心食品标志的统一包装并在包装上标记清楚产地、数量、供货电话。保证在次日上午7:00前送到学校并配送到各食堂。保证各食堂每天做饭的需要。

      3、后勤管理全面推向社会,集体灶房全部承包给个体经营户伙食物资由经营户自行在市场上采购、自主经营。伙食科只负责监督饭菜质量及价格,学校没有集中的仓储设备。如甘肃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

此类院校在参照兰州理工大学模式合作的同时,根据对接项目需要尽快建设藏储设施。

(二)靖远县合作联社在实施“对接”方案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1.加大鲜活农产品现代流通设施投入。加快应用农产品现代流通技术。当前重点是加强鲜活农产品冷藏冷冻设施投入,对进入高校的部分鲜活农产品试行强制性冷链流通,降低鲜活农产品损耗,保障鲜活农产品质量。 

  2.增强进入高校鲜活农产品加工配送能力。鲜活农产品高效物流配送是鲜活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重要环节,也是降低鲜活农产品损耗率,提高农产品增加值的重要途径。支持有关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新建鲜活农产品配送中心、在现有基础上增加鲜活农产品配送功能、发展第三方农产品物流配送等多种方式,建立与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及高校需求相适应的物流配送体系。 

  3.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强化鲜活农产品信息系统建设,广泛推广数字终端设备、条码技术、电子标签技术、时点销售系统和电子订货系统等,进一步推广品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现代管理技术。支持各地高校后勤行业组织尽快建立公开、公平的电子信息采购平台,充分发挥电子商务订单、配送一体化的优势,引导高校源头采购安全农副产品。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实现高校系统与有关方面业务流程的融合和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提高市场反应能力,建立鲜活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4.扩大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直采农产品规模。加快扩大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直采鲜活农产品的步伐。广泛宣传和大力支持生产规模较大、质量安全水平较高、拥有自主品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向高校提供质量安全可靠的农产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鲜活农产品销售规模的扩大。 

  5.建立“农校对接”渠道。依靠政府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型连锁商业企业和高校,通过定期举办专场对接洽谈会、产品展示推介会等形式,为有关各方搭建对接平台,疏通对接渠道。 

  6、建立一个第三方的信息协作平台。由该平台负责收集各大农业基地和高校双方的供求信息,合理调控农产品质量、品种和数量,起到物流中转站的作用。否则,让农校双方一对一,自己寻找对方合作,结成直销对象,存在很多难以逾越的困难。只有信息协作平台才能有效解决各自难题,而这个信息协作平台的建立应由政府有关部门出面牵头组织来搞更合适。
    “农校对接”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前途灿烂,对农校双方依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就需要农校双方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把“农校对接”尝试继续搞下去,绝不能半途而废。其次农校双方要互相宽容,顾全大局,主动让利,比如在“农校对接”运输成本谁来承担的问题上,要有共担风险的勇气和魄力,不要只想着自己一方合适。只要农校双方形成默契,达成共识,组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就有可能实现双赢的局面。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 登录名:    密码:    验证码: *    

友情链接
♦ 管理中心♦ 甘肃靖远农经信息网♦ 渭源农经信息网♦ 定西市农经信息网
♦ 白银市农经信息网♦ 七里河农经信息网♦ 榆中农经信息网♦ 安定区农经信息网
♦ 甘州农经信息网♦ 敦煌市农经信息网♦ 天水麦积区农经信息网♦ 武山县农经信息网
♦ 平凉泾川农经信息网♦ 庆阳庆城农经信息网♦ 酒泉市农经信息网 
天津市河北区千乡云创软件开发工作室

版权所有:天津市河北区千乡云创软件开发工作室
津ICP备1700342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100438号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