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管理专区
供求检索:     产品追溯:  
首页合作社供求信息合作社软件资料下载问与答关于我们
合作社合作社名录理事长的故事政策法规实用技术 公告栏
服务项目
甘肃特产
合作社使用效果集锦
联系我们北京:010-82609686
甘肃:0931-2113269
QQ312443213(总监:杜先生)
实用技术首页 >> 实用技术 >> 植物保护

如何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

2010-12-07 09:54:00
阅读次数:3699
打印
如何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

 来源:八亩地网|添加时间:2010年12月06日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危害而造成的病毒传染性疾病。该病从90年代初期在江苏省表现零星发生。近几年来,特别是近二年里,在江苏省普遍流行,特别是在苏北兴化、盐城等地尤为严重,具有普遍蔓延的趋势,水稻条纹叶枯病表现来势猛,危害重、损失大。一般发病田块产量损失在20%~30%,严重田块几乎将会造成绝收,对种植水稻的农户威胁极大,令人担忧。  
    一、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表现从心叶开始出现黄绿条纹症状,逐步发生卷曲向下弯,植株渐矮化、叶片失绿,呈黄白色,最后叶片退淡而枯死。  
    二、发病规律  据我们观察发现,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有二个明显高峰,第一高峰期分为7月中旬,这期间的发病原因是由秧苗在秧田被一代灰飞虱危害,被害植株将病毒带到大田后造成的。第二高峰期为7月底8月初,秧苗移栽大田后受二代灰飞虱危害后造成的。  
    三、发生特点  水稻不同栽培方式和不同移栽时间,不同品种,表现发病有轻重。(1)直播田块重于移栽田块;(2)早栽田块重于迟栽田块;(3)人工移栽田块重于机插秧田块;(4)土质差的田块重于土质好的田块;(5)品种与品种之间抗性有差异。米质好、糯性强、植株较软的品种要重于米质差的植株硬的品种。(6)奇怪的是,岔河镇金河村陆某今年水稻两个品种,在同一秧池育秧,同一天移秧,同一天治虫,同样肥水管理的情况下,分别栽插了三块田,其中两个品种都发病,而有一块田插了两个品种,就是其中有一个品种不发病,据我调查了解,同一品种栽插两块田,同一人治虫施肥培管,就是一块田发病,一块田不发病,象这样的事例很多,这就令人费解,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其发病的原因。  
    四、防治对策  (1)农业防治:坚持调茬轮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团粒结构。据调查,就南通地区而言,自1983年连产承包以来,95%以上的农户一直种植水稻,致使土质结板,肥力下降。化肥用量不断上升,导致土壤恶性循环,病害加重。  (2)增施有机肥,培肥土质,适当控制化肥的使用量,注意增施磷钾肥及硅肥和微量元素,促使水稻健壮生长,增强对病害的抵抗力。  (3)适当推迟移栽时间,尽量避过灰飞虱为害期。  (4)加强水浆管理,做到浅湿勤灌,吨吨清,及时搁好田,促养根保叶增强抗性。  (5)及时清除田边杂草,减少虫源基数。  (6)禁止焚烧楷草,近几年来,焚烧楷草现象比较普遍,严重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导致土壤板结,通气性差,地力下降,造成僵苗不发,容易引发病害的发生。  
  五、药剂防治  (1)从麦田开始作手防治好灰飞虱,减少麦田虫源基数。防治时间一般在4月中旬。  (2)秧田可用蚍虫林防治好一代灰飞虱,减少病毒传播。移栽前二天还要用药剂防治,做到带药下田。  (3)大田及时用药防治好二代灰飞虱,如发现病株可及时用灭菌成,菌克毒克进行防治,可控制病害蔓延,在防治条纹叶枯病时,可配带活力素进行混喷,其好处,可增加植物营养,激发细胞增殖,活化生理机能,起到增强光合作用,防控病害,促使病株恢复生机效果。  我们认为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罪魁祸手是灰飞虱,对这个问题,不少农户认识不足,有的片面认为是种子问题,农药质量问题,其实都不是,除了灰飞虱危害可能与土壤元素含量有很大的关系,要减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首先必须力足麦田、秧田、大田防治好一二代灰飞虱,可减轻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我们基层农技人员要与广大稻农紧密协作,不断研究试验,总结防治条纹叶枯病的经验,在群防群治中摸索出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期待科研院所迅速组织公关迅速研制出预防条纹叶枯病的特效药及高抗条纹叶枯病的品种,使广大稻农尽快摆脱条纹叶枯病的困扰。

责任编辑:范世玲

上一篇:怎样防治小麦冬春死苗        下一篇:快速矫治果树缺铁症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 登录名:    密码:    验证码: *    

友情链接
♦ 管理中心♦ 甘肃靖远农经信息网♦ 渭源农经信息网♦ 定西市农经信息网
♦ 白银市农经信息网♦ 七里河农经信息网♦ 榆中农经信息网♦ 安定区农经信息网
♦ 甘州农经信息网♦ 敦煌市农经信息网♦ 天水麦积区农经信息网♦ 武山县农经信息网
♦ 平凉泾川农经信息网♦ 庆阳庆城农经信息网♦ 酒泉市农经信息网 
天津市河北区千乡云创软件开发工作室

版权所有:天津市河北区千乡云创软件开发工作室
津ICP备1700342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100438号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