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管理专区
供求检索:     产品追溯:  
首页合作社供求信息合作社软件资料下载问与答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头条新闻合作社网站新闻聚合 公告栏
服务项目
甘肃特产
合作社使用效果集锦
联系我们北京:010-82609686
甘肃:0931-2113269
QQ312443213(总监:杜先生)
头条新闻首页 >> 新闻动态 >> 头条新闻 >> 头条新闻

安定区大力发展畜草产业纪实

2010-12-23 10:36:26阅读次数:3364打印返回
安定区大力发展畜草产业纪实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添加时间:2010年12月23日

    今年,安定区抢抓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和被列为全省“养羊大县(区)”建设的良好机遇,坚持政府补贴与民间融资并重,探索实践“退耕种草—改圈养畜—建沼气池—沼渣肥田—增粮增收”的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逐步走上了农牧结合、种养互补、良性循环的特色路子,全区畜禽存栏达150万头(只、匹),年出栏70万头(只、匹),畜牧业产值达3.2亿元,人均牧业收入420元。

    青贮氨化  新型养殖“初露尖角”

span style="font-size: 13px;">  安定区借助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走退耕路,念饲草经,发圈养财,并采取农机具补贴和“财政投一点、部门挤一点、项目配一点、农户筹一点”等办法,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为主的旱作高效农业,全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面积达35.4万亩,以青贮氨化为草料资源的新型养殖“初露尖角”,呈现出了树木绿山川,饲草肥牛羊,养殖富农家的可喜局面。
  在团结镇寒水村3社贩养大户单德川的打麦场上,金灿灿的玉米在太阳照射下熠熠生辉,正在忙活着晾晒玉米棒子的单德川乐呵呵地说,青贮氨化饲料鲜嫩,牛羊喜欢吃,育肥快、出栏早,肉质好。去年,政府帮咱建成了2座青贮池,今年种植的22亩全膜玉米喜获丰收,玉米秸秆已全部青贮到位,不用说,咱饲养的牛羊明年又能卖个好价钱。
  单德川只是团结镇依托玉米种植和青贮氨化大力发展畜牧养殖的一个缩影。今年,团结镇坚持退耕与种草结合,全膜玉米种植与青贮氨化并重,在充分利用1.5万亩退耕还林(草)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1.6万亩,为大力发展牛羊养殖提供了充裕的饲草保障。同时,大力发展以青贮氨化为主的新型养殖技术,建成青贮氨化池375座,调制饲料2.4万吨,带动发展规模养殖户596 户。
  眼下,无论走进巉口镇聚源肉羊繁育场、西巩驿镇鹏程肉羊养殖小区,还是来到定西伊兰纯牛业有限公司,一座座盛满饲草的青贮氨化池酒香扑鼻。西巩驿镇肉羊养殖小区负责人连鹏程爽快地说:“年初,我们以200元/吨的价格与当地农户签订玉米种植订单100亩,在全部回收青贮饲草的同时,我们又以每吨200元至300元不等的价格大量收购玉米秸秆,共青贮饲料300多吨,可满足300只肉羊一年的‘口粮’”。
  据悉,今年该区新投放各类饲草加工机械120台,新建成青贮氨化窖5040座,青贮氨化能力达到30万吨以上,秸秆利用率达40%以上;完成氨化饲料5.2万吨,青贮饲草25.19万吨,有效提高了饲草料转化利用率,同时也为畜草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多元融资  养殖小区焕发活力

  香泉镇回族群众肖聪勇自2007年创建定西伊兰纯牛业有限公司以来,自筹资金1900万元,政府协调世行项目等各类政策性贷款和良种引进补贴资金600万元,帮助该公司建成标准化养殖圈舍20栋,建成青贮池8座,年青贮能力达9200吨,建成容量达500立方米的沼气池4座,年牛羊出栏量达3000头(只),已发展成为全市最具影响的现代化牛羊养殖企业之一,年利润可达40万元。
  巉口镇聚源肉羊繁育小区是安定区小有名气的草畜转化规模养殖示范点。去年,小区负责人杨佑邦抢抓政府投资发展养殖业的大好机遇,多方筹措资金60万元,建成标准化圈舍8栋2600平方米,建成1000立方米青贮氨化池2座,引进小尾寒羊200只。今年,他又争取政府项目补贴资金5万元,引进良种80只,走上了规模化发展、效益化提升的新路子。今年已出栏羔羊200只,收入达10多万元。谈及发展养殖业的经历,他热泪盈眶地说:“是党和政府雪中送炭落实资金帮扶和技术指导,使我走上了依靠肉羊养殖发家致富的好路子。”
  安定区畜牧局局长李顺荣介绍说,今年,安定区按照“百头规模起步、千头规模发展、万头规模突破”的原则和扶优、扶大、扶强的办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养殖协会、养殖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投入财政补贴资金2000多万元,新建、扩建养殖小区40个,撬动民间资金3000多万元,是近年来投入资金最多、规模养殖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

    大户带动  专业村社“异军突起”

  鲁家沟镇太平村是安定区北部最干旱的山区村,“种一地收一车,打一斗煮一锅”曾是这里群众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然而,许许多多昔日靠种植难以解决温饱的太平人如今也做起了养殖大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鸡专业村。以王守成、陈云花、王进成为代表的产业致富能人,积极组建协会,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养鸡产业,协会会员逐年增多,已发展到165名,养鸡规模不断壮大,规模养鸡户达到125户,饲养量达25万只,户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
  在太平村的辐射带动下,该镇周边各村“风云而起”,大力发展养鸡业,壮大养猪业,提升养羊业,截至目前,该镇养羊专业村达4个、养鸡专业村1个,人均从养殖业中获得收入750元。
  走进香泉镇马莲村肉牛养殖专业示范村,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标准化圈舍,三五成群茁壮成长的肉牛,和着活蹦乱跳的牛犊勾勒出一幅幅鲜活的“六畜兴旺”图。随行的该镇负责人张建华介绍说,今年,我们按照“政府引导,村协会组织,养殖企业、大户和贩运大户参与”的原则,采取农户贷款、协会推荐、公司担保的融资方式,新发展马莲等养殖专业村4个,引进西蒙塔尔肉牛210头,带动发展规模养殖户200户,并配套实施“一池三改”,把50%的农户培植成了规模养殖户。
  如今,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该区已发展草食畜为主的养殖专业村50个,其中养牛专业村11个,养羊专业村39个,规模养殖户8170户,引进基础母牛937头、母羊10399只,配套建设规范化圈舍1446座,累计建成青贮池1930座、“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2.3万座,使养殖产业走上了“种草-养畜-沼气-肥田-增收”的循环经济发展路子。

    品种改良  特色养殖“锦上添花”

  “畜牧养殖要发展,品种改良是关键”,这是西巩驿镇营坊村北坡社养殖大户景银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04年,他引进小尾寒羊10只搞起了舍饲养殖,年出栏羔羊30多只,收入逾万元。今年,依托养殖走上致富路子的景银借助区畜牧局帮扶,从山东等地引进新品种小尾寒羊160多只,养殖规模稳步扩大,品牌效应日益凸显。谈及品种改良的好处,他快言快语地说:“这两年咱引进的新品种肉羊产羔数量多,二年产三茬,一茬能产2-7只羊羔,而且个头大、出栏早、价格好。”
  如今,依靠品种改良发展特色养殖的理念已成了安定群众共同的心声与追求。今年,该区按照“内调与外引相结合、纯繁与改良相结合、乡镇建站与个体建点相结合”的思路,培育发展了一大批良种繁供场。新建省级重点种畜禽繁育场3家,区级以上重点种畜禽繁育场26家,发展人工授精改良点达38个,发展良种繁育户460多户,引进基础母牛1805头、基础母羊1.81万只,自繁肉牛3573头、肉羊6.5万只,引进良种能繁母猪500头、种公猪50头,有力地提升了畜禽良种发展的质量与水平。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 登录名:    密码:    验证码: *    

友情链接
♦ 管理中心♦ 甘肃靖远农经信息网♦ 渭源农经信息网♦ 定西市农经信息网
♦ 白银市农经信息网♦ 七里河农经信息网♦ 榆中农经信息网♦ 安定区农经信息网
♦ 甘州农经信息网♦ 敦煌市农经信息网♦ 天水麦积区农经信息网♦ 武山县农经信息网
♦ 平凉泾川农经信息网♦ 庆阳庆城农经信息网♦ 酒泉市农经信息网 
天津市河北区千乡云创软件开发工作室

版权所有:天津市河北区千乡云创软件开发工作室
津ICP备1700342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100438号
免责声明
come-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