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厅根据2010年3月26日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和4月2日省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32条规定的内容,积极推动政府政务(信息)公开。
一、概述
近年来,我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紧密结合部门实际,按照“依法公开,稳步推进,重点突破,注重实效”的总体思路,以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机关为目标,积极推行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取得了一定成效。
省农牧厅党组非常重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过问工作进展情况。厅务会议多次专门听取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汇报,要求进一步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同时我厅变更了甘肃省农牧厅信息公开领导小组成员和办公室工作人员。调整了甘肃省农牧厅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和甘肃省农牧厅政务公开目录编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其办公室工作人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厅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为推行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主动公开政府政务信息情况
(一)公开的主要内容
结合我厅实际,我们对政务公开项目、内容、标准等进行了全面的疏理,向社会重点公开了本单位的机构设置、工作职责及办事制度;公开了年度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及执行情况;公开了厅机关及厅属有关单位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及农业投资项目申报指南、重大项目申报、立项、批复、执行等情况;项目招投标、仪器设备采购等情况。向厅系统内部重点公开了部门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情况;厅管干部任免、竞争上岗、职位空缺及考核评优等情况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其他重要事项等群众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和群众监督力度。同时在工作中始终把便民、实用、实效放在首位,不搞形式主义。对于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事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及时作出回应。注重工作程序,对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都经厅党组会议或厅务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后,进行公开或公示。
我厅高度重视化解社会矛盾和重大事件中的政务公开。省农牧厅党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化解社会矛盾和重大事件问题,厅领导经常接待群众来访、亲自批阅群众来信。据统计,武文斌厅长2010年阅批群众来信35件,占来信总数的30%左右,其他厅领导也都对分管范围反映问题的信件作了批示交办。对网上的120份来信,厅长或分管厅长全部进行了阅批,其中武文斌厅长阅批41份,占总数的34.16%。省农牧厅还组织专门力量开展了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多次派出工作组,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反映的问题。
去年,省农牧厅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件79(批次)。其中,来信35件,和上年度基本持平;接待来访52批(次)88人(次),来访批(次)数比上年增加了30%。从来信来访的情况看,反映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职工工资待遇问题的30件,占总量的38%;反映土地承包的10件,占13%;反映农民负担问题的14件,占18%;其他13件,占16%,全部进行了转办和答复。
今年,我厅进一步加大化解社会矛盾和重大事件中的政务公开,在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视减轻农民负担,防止贫困面扩大反弹,重视知识分子待遇,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二)公开形式
各处室和厅属单位、市(州)、县农牧业部门专门有信息联络员定期和不定期的报送信息。公开的主要渠道有《甘肃农牧简报》,向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及厅长、厅属单位及市(州)、县农牧部门发送农情和农牧业发展动态;有关的规章制度、会议通知、项目审报、招标采购、行政审批、党务、纪检、人事信息通过《甘肃农业信息网》和甘肃政府信息公开平台(http:www.gsxxgk.gov.cn)公开信息。同时还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公开信息。
在政务公开方式上,除采取专栏公开、会议公开、网络公开、文件公开等方式外,积极推进政务中心建设。我厅组建了行政许可综合办公室,设立了行政审批受理中心。编制了《甘肃省农牧厅行政许可综合办公办事指南》,将保留的55项行政许可事项的许可项目名称、审批内容、法律依据、办事条件、办理程序、承诺期限和许可收费标准等予以明确和细化,将许可内部运作规程中的主要环节简化后编制成流程图。制定了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不予受理通知书、听证告知书、送达回执等行政许可法律文书格式文本10余种。将行政审批制度、服务承诺、工作流程及行政许可等事项,除涉密事项外,都在办公地点、甘肃农业信息网或新闻媒体上予以公开。实行行政审批综合办公,推行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
通过推行办事公开,我厅在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动廉政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增强了机关内部事务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节奏和效率。二是达到了办事程序简化,方便群众的目的,促进了廉政勤政。三是创新了管理方式,整合了行政资源,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服务水平。四是促进了电子政务建设,提高了公开时效、公开范围和公信力。五是促进了制度建设,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六是落实了广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减少和防止了不正之风的产生。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申请情况
一年来,共接到申请620多件。主要涉及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野生植物收购出售许可等方面的信息。
(二)申请受理情况
根据有关条例,共受理496件,在规定时限内已全部办结。行政审批办结率达到100%。
四、咨询受理情况
一年来,受理中心共接待咨询累计2100多人次。通过各种渠道的信息公开,为公众了解信息畅开了渠道,公众特别是农牧民对我厅的信息公开很受欢迎。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一年来,没有信息公开方面的复议、诉讼和申诉。
六、政府信息收费及减免情况
一年来,没有政府信息收费及减免情况。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加强培训教育,造就一支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知识和理念的政务公开工作队伍。建议政府对负责政务公开的领导及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加强服务意识、专业技能教育,造就一批政务公开的专门人才。
(二)充分发挥政务网站的作用。建议政府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集中财力、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共同搭建技术先进、功能齐全、内容丰富、服务方便、面向国内外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制订信息公开目录,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的监督,增强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实现人民群众满意的最终目标,促进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对政务公开的平台给予支持。建议将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的平台建设纳入财政预算,适当配备一定的设备,便于联系和工作。
八、2011年工作思路
近年来,我厅在政务公开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公开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公开面有待进一步拓展,政务中心建设和行政审批综合办公工作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下一步,我们计划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规范公开形式。把办事公开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合理、行之有效、具体明确、易于运行操作的措施体系,全面规范公开工作。
(二)拓展政务中心服务功能。充分利用我厅行政审批受理中心作为省政府政务中心的窗口优势,将服务范围由现在的提供行政审批服务,向行政管理其他领域拓展,促进行政权力运行公开,实现权力阳光运行。
(三)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实现组织机构、工作流程和信息资源的优化组合,为公众提供全方位、优质、高效、规范、透明的服务。继续完善《甘肃农业信息网》行政许可信息查询、信息公布系统,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网上审批。
(四)进一步规范许可管理。继续健全完善行政审批各项规章制度。结合我省特点,从规范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方面入手,强化行政审批后续监管工作,探索建立申请人资料数据库,对申请人的资质信用、许可执行和市场反映等情况进行定期评估、跟踪,为农资市场监管和加强行政许可后续监管提供可靠依据。